2008年1月12日起,重庆出现入冬以来最强降温降雪天气,电力设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影响。
加大科技研发力度,不断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向高端煤化工产业迈进。座谈中,王茂设指出,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引擎。
密切研究市场,提高企业生产能力。袁建宁表示,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属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下属子公司,始建于1934年,是全国特大型化工企业。同时,要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煤化工,使以生态环保、节能减排实现循环经济为特征的绿色新型煤化工成为晋城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该项目充分整合两个企业技术、资源优势促进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的嫁接,实现我市传统煤化工向现代煤化工跨越。经过多次考察,晋城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水资源和交通优势,而山西兰花集团又是上市企业,南化公司将利用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加强同兰花集团的合作,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实现双方互利互惠,共同发展,为晋城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6月29日上午,山西兰花煤炭实业集团公司与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就合作建设年产180万吨甲醇、60万吨烯烃项目在兰花清洁能源公司进行座谈。各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强化措施,坚决防范危险化学品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同比价格上升26.2%,其中,烟煤上升26.5%,无烟煤上升25.1%。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带动国内电力、钢材、水泥,化肥等主要耗煤行业持续快速发展,这为煤炭市场需求的稳步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一、资源快速增长5月份,中国煤炭资源继续快速增长,当月新增资源完成29,486.5万吨,同比增长13.5%,1-5月份累计新增资源完成13.7亿4吨,同比增长23.3%。据环球煤炭交易平台数据统计,截止2010年5月28日,澳洲纽卡斯尔港煤炭价格97.8美元/吨,较1月初的每吨不足85美元上涨了近13美元/吨,较3月初也上涨了3美元每吨。冶金行业生铁、粗钢产量均再创月度新高,环比分别增长14.3%、20.7%,5月份钢产量完成7,122万吨,同比增长23.6%,1-5月份累计生产32,629万吨,同比增加27.5%
发改委的表态,在业内人士看来,意味着今后各地新上煤制天然气项目越来越难,并且,目前各大能源企业正在积极上马的煤制天然气项目也可能会暂缓。煤制天然气过程中排放的污水、废气等污染物也要科学处理,不能以牺牲当地环境为代价发展煤制天然气。
周修杰则告诉记者,发展煤制天然气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禀赋和环境承受能力。行业投资涌动导致局部呈现出过热的迹象,最终引起国家主管部门的密切关注。因为发展煤制天然气需要有充足的煤炭资源做后盾,并且要求水资源充足,这对煤炭和水资源缺乏的地区来说,就不宜发展。一个被业内普遍承认的事实是,国内市场对天然气不断增加的需求,为发展煤制天然气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而天然气涨价的预期使得各路资本涌向煤制天然气项目。
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郭海涛对记者表示,规划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也能够适当控制产能,防止出现产能过剩等问题。据了解,煤制天然气是以煤为原料,采用气化、净化和甲烷化技术制取的合成天然气。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周修杰对记者表示,国家发改委收紧煤制天然气审批权,表明国家对发展煤制天然气的谨慎态度,特别是在煤制天然气发展初期。并且,要求在国家出台明确的产业政策之前,各级地方政府应加强项目管理,不得擅自核准或备案煤制天然气项目。
周修杰分析,虽然目前我国煤制天然气技术方面已经成熟,能够进行商业化生产,但是对煤制天然气的科学性、经济性、环保性等方面的诸多问题还有待论证。在发展煤制天然气过程中,产业的统一规划问题十分重要。
全国煤制天然气项目的上马热度,因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一纸通知而迅速降温。只有在统一的规划下,才能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而地方政府和企业看到煤制天然气的利好前景,纷纷上马煤制天然气项目,导致全国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已经超过了20个,这就打乱了国家的统一规划,甚至可能浪费资源。煤制天然气是资源、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项目建设需要的外部配套支持条件较多,不仅涉及煤炭开采与转化、水资源保障、技术的集成与优化,还需要配套建设天然气管网、培育用气市场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在国家能源规划指导下统筹考虑、合理布局。包括中央能源企业以及多地地方能源企业都纷纷涉猎其中,如中海油、大唐发电、华能集团和中电投集团均已启动了投资上百亿元的煤制天然气项目。近日,国家发改委发文指出,煤制天然气项目必须合理布局,在国家出台明确的产业政策之前,煤制天然气及配套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统一核准行业投资涌动导致局部呈现出过热的迹象,最终引起国家主管部门的密切关注。一个被业内普遍承认的事实是,国内市场对天然气不断增加的需求,为发展煤制天然气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而天然气涨价的预期使得各路资本涌向煤制天然气项目。
周修杰则告诉记者,发展煤制天然气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禀赋和环境承受能力。而地方政府和企业看到煤制天然气的利好前景,纷纷上马煤制天然气项目,导致全国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已经超过了20个,这就打乱了国家的统一规划,甚至可能浪费资源。
周修杰分析,虽然目前我国煤制天然气技术方面已经成熟,能够进行商业化生产,但是对煤制天然气的科学性、经济性、环保性等方面的诸多问题还有待论证。在发展煤制天然气过程中,产业的统一规划问题十分重要。
煤制天然气是资源、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项目建设需要的外部配套支持条件较多,不仅涉及煤炭开采与转化、水资源保障、技术的集成与优化,还需要配套建设天然气管网、培育用气市场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在国家能源规划指导下统筹考虑、合理布局。据了解,煤制天然气是以煤为原料,采用气化、净化和甲烷化技术制取的合成天然气。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文指出,煤制天然气项目必须合理布局,在国家出台明确的产业政策之前,煤制天然气及配套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统一核准。煤制天然气过程中排放的污水、废气等污染物也要科学处理,不能以牺牲当地环境为代价发展煤制天然气。发改委的表态,在业内人士看来,意味着今后各地新上煤制天然气项目越来越难,并且,目前各大能源企业正在积极上马的煤制天然气项目也可能会暂缓。只有在统一的规划下,才能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全国煤制天然气项目的上马热度,因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一纸通知而迅速降温。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周修杰对记者表示,国家发改委收紧煤制天然气审批权,表明国家对发展煤制天然气的谨慎态度,特别是在煤制天然气发展初期。
因为发展煤制天然气需要有充足的煤炭资源做后盾,并且要求水资源充足,这对煤炭和水资源缺乏的地区来说,就不宜发展。包括中央能源企业以及多地地方能源企业都纷纷涉猎其中,如中海油、大唐发电、华能集团和中电投集团均已启动了投资上百亿元的煤制天然气项目。
并且,要求在国家出台明确的产业政策之前,各级地方政府应加强项目管理,不得擅自核准或备案煤制天然气项目。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郭海涛对记者表示,规划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也能够适当控制产能,防止出现产能过剩等问题
这一数据充分展现山西煤炭业整合的成功进程。目前,露天矿产量是2.5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8.1%,下一步应该继续加大。山西煤炭整合此外,近日《人民日报》文章援引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山西经济增速达到19.4%,高出全国增速7.5个百分点,进位全国第三。预计今年全年我国煤炭供应量以及需求量都会呈现继续上涨的局面,煤炭供需关系总体平衡。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新疆通火车的县市已达34个。而在目前估值水平的基础上,即使发生资产注入,吸引力也会相对有限。
不仅如此,从今年起到2020年,铁道部将投资3100多亿元,在新疆现有3599公里铁路运营里程的基础上,新增铁路运营里程8000多公里,打造四纵四横铁路骨架。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120万吨以上的矿井469处,产量达14亿,占当年产量的53%。
而去年同期,山西经济增速却以负8.1%的增幅,位列全国倒数第一。在山西省煤炭行业整合产能逐渐恢复的影响下,今年全国煤炭产量仍将保持较快增长。